乡村振兴·人大在行动


“我们提出对这条旅游路进行提级改造,现在已经得到了乡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正准备立项”“陨石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资源整合合理开发的建议也得到了上级相关部门的正面回应”。9月24日,在黄姚镇北莱片人大代表联络站,几名人大代表正在交流着如何更好地助推该村旅游业的发展。

黄姚镇北莱村位于昭平县黄姚镇北部,距离古镇核心景区仅11公里,四周环山,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古建筑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主要有古村落和大陨石等,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现在的北莱村,古村落古朴庄严,休闲公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以代表联络站导向 架起民情“连心桥”

黄姚镇人大以把代表联络站建设为法律法规“宣传站”、代表联系“保障站”、社情民意“收集站”、代表履职“工作站”、中心工作“推动站”为抓手,不断完善群众反映意见建议分析研判机制,切实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今年以来,全10个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开展法律法规政策宣传30余次,接待选民群众120余人次,组织开展调研、视察等活动3次,收集建议意见80余条,助推办理群众实事60余件尤其是对助推乡村振兴、旅游发展方、基层治理方面的建议意见收到50多条。人大代表积极参与的北莱村基层治理“3343”模式成为全区基层治理经验并得到推广2021年黄姚镇北莱村获司法部、民政部命名为第八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以发展产业为抓手 推进乡村协调发展

昭平县人大代表、北莱村委委员张德忍早年一直在外务工,于2018年回乡创业并先行种下10多亩的黄金百香果,当年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他陆续带动了6户农户发展百香果产业,并依托黄姚古镇核心景区的辐射作用,采用自摘模式进行销售,吸引众多游客慕名前来。张德忍只是北莱村众多代表的一个缩影,在各级人大代表的积极献策下,北莱村的产业近几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目前该村有集旅游、休闲、娱乐与体验为一体的旅游综合体黄姚德缘庄园,采用“公司+基地+集体经济+贫困户”发展模式的鹧鸪养殖基地,北莱村集装箱绿色养殖产业扶贫基地,百香果种植基地,油茶种植基地,鹰嘴桃种植基地等,不但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收入,还为当地群众提供了300多个就业岗位。

以保护古村落为基础 助力乡村旅游发展

“我们村依靠丰富的生态、古建筑等旅游资源,在打造古旧住宅为特色休闲民宿产业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老建筑的古朴外观和建筑风格。”黄姚镇人大代表、村委会副主任张积欣表示,在参与北莱村建设中张积欣与村委干部一起根据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抓好乡村风貌提升改造和乡村振兴示范点工作,将范围内所涉及到的农户的三清三拆、增减挂和改造意愿摸排清楚,动员范围内农户积极参与村屯清洁卫生的整治工作,并结合本村实际情况,与村民一起建立并完善乡村治理的规章制度等。同时,以该村人大代表牵头持续开展对古村落保护宣传和监督,让群众自觉养保护习惯,共同将乡愁留下,让历史文化得以延续和传承。

图为北莱村村貌。

图为张德忍在查看百香果生长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