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木林镇人大“3+1”工作模式助推乡村振兴


昭平县樟木林镇人大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先锋模范作用,近年来,采取“铸框架、造环境、谋福利”和“根植一批项目”“3+1”工作模式,积极乡村振兴。

铸框架,为乡村振兴精准护航紧盯乡村振兴总目标,组织人大代表深入村屯开展专题调研,先后组织代表调研水龙村脚田屯市级宜居乡村精品示范点、三江村何屋屯污水综合处理项目等7处项目建设示范区形成调查报告7个,县、镇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共21件,涉及交通、农业、水利、教育、卫生、扶贫等诸多领域,目前已全部办理完毕并分别答复代表,办复率100%,真正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

造环境,保乡村振兴风清气正。积极宣传国家法律法规,去年以来,共开展了6次食品安全法、宪法、代表法、安全生产法等较大规模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积极支持普法工作,有力推动国家法律法规在镇的正确实施。深入开展人大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活动,全力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稳控工作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85件、210人次,无因工作不到位或查处不力而引发的进京赴邕非访案件和群体性事件,切实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持续维护乡村振兴社会风清气正大局

谋福利,为乡村振兴固本培元近年来,聚焦全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入中、小学开展专题调研,推动政府加大推进项目征地及建设力度;组织县、镇代表开展“助力清水行动,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听取人大代表对污水处理、水源地保护等水安全领域的意见建议4条;开展推动爱国卫生运动,强化疫情防控,倡导文明健康主题活动4场,推动深入开展和践行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4场。

根植一批项目,为乡村振兴加油增劲。去年以来,在镇人大领导和三江村的各级人大代表的共同推动下,三江村集体经济项目—高密度生态养鱼基地发展势头良好,该项目总投资650万元,占地12亩,计划建立40个池,养殖4、5种鱼。预计从2021年起,基地每亩每年可获净利润不低于15000元。从2021年起,三江村集体占养殖基地的净利润的20%,进一步提升了村集体为民办实事好事的能力。另外,在人大代表的推动下,水龙村水口桥乡村振兴精品型示范点和潮江村龙潭寨乡村振兴设施完善型示范点建设工作在紧张有序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