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群众办实事 无怨付出促脱贫 ---记樟木林镇人大代表、樟村村村委主任黄方玉


思路清晰、果敢坚韧是黄方玉给人的第一印象。每当谈起村里的发展,如何带动村民致富增收,他总能滔滔不绝地畅谈自己的想法。

去年9月,黄方玉在村委集中换届时期当选为樟木林镇樟村村村委会主任。“我是一名镇人大代表,现在群众选我当村委主任,这是对我的信任。只有为群众多办好事、实事才能不辜负乡亲们的重托”。作为新上任的村干部,他虚心向领导、其他村干部学习,认真学习上级政策,努力吃透上级政策。入户宣传国家方针政策、扶贫产业、项目验收,土地确权工作,村里常常出现他忙碌的身影。

樟村村是该镇“十三五”时期贫困村之一,总人口446户208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04户896人,已脱贫89户385人,尚未脱贫户120户536人,2019年整村脱贫的任务艰巨。这里地理位置偏远,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自然条件限制了村里的发展,多数青壮年选择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偏多,产业覆盖率低。如何让乡亲们早日摆脱贫困?这是摆在黄方玉上任后的第一道难题。

精准扶贫,找准穷根、瞄准靶心、精准施策是关键。为摸清贫困户家庭情况,黄方玉和驻村工作队员一道进村入户,与贫困户促膝交谈,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收入来源、致贫原因,认真研究脱贫帮扶措施。

火车跑得快,还得车头带。黄方玉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闯劲创办了宏润种养专业合作社,主要产业是茂谷柑种植和生猪养殖。合作社充分运用循环种养技术,完善生猪排便基础设施,天然肥料猪粪用于茂谷柑。他度过了最初没技术、缺资金的困境,现在水果种植园和养殖场的收入可期。产业收益使他的家庭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成为村里人人羡慕的致富能人。

一人富了不算富,要富就一起富。为提高产业覆盖率,他鼓励贫困户以资金入股和投工投劳的方式加入合作社。目前,他的种植园雇佣了26个留守的建档立卡贫困妇女来帮忙护理,让她们在家门口就可以挣到生活费。遇到有种植茂谷柑意愿的贫困户,他总是毫无保留地传授种植经验。随着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加入合作社,他的养猪场扩大到2000平方米,常年养殖500头以上的土猪。“现在生活条件变好了,人们对猪肉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家的土猪肉质鲜嫩、健康,深受欢迎。”谈起他家的土猪,黄方玉的脸上扬起自信的笑容。为了促进脱贫,黄方玉率先践行“代养”模式,鼓励村民投入3000元作为代养订金,获得合作社分红,目前共吸引90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

黄方文,这个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由于缺乏生猪养殖的资金和技术,产业脱贫的计划一直未能落地。当黄方玉了解他家的情况后,鼓励这个有想法的年轻人勇敢地去做。没有技术,他亲自传授;没有资金,他向饲料店老板做担保。经过一年的努力,黄方文户在2016年成功摘掉穷帽。

在樟村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路通,财通。”产业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基础设施。作为贫困村,樟村村享受基础设施项目资金扶持。项目进来了,如何整合土地是关键。黄方玉记不清他曾经入了多少户,召集多少次小组会议,做群众思想工作,让他们出让土地架桥、修路。在说服村民出让土地后,黄方玉连夜叫钩机来平整土地,不给村民反悔的机会。就这样,架江屯桥梁终于如期建设完成并于今年7月通过项目验收并使用,给群众出行提供便利。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和村委主任,黄方玉把立足本职工作,贯彻落实上级政策,推动加快整村脱贫步伐作为他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