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镇:发挥代表作用 守护耕地红线


为切实做好耕地保护工作,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今年以来,走马镇人大积极响应,主动作为,组织各代表联络站开展“人大助力耕地保护,守护粮食安全红线”主题活动,助力开展粮食“非粮化”整治推进工作,确保群众“粮袋子”安全。

宣传站中凝聚民心。人大代表们积极下沉一线,通过入户走访与群众亲切交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以及《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旨在打通群众对耕地保护政策的“思想关”。代表们面对面地引导群众严格遵守耕地用途,严守耕地红线,并耐心解答群众关心的社会民生问题,从而赢得群众对耕地恢复工作的配合与支持。人大代表联络站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海报、利用LED显示屏播放信息等多种方式,共悬挂横幅、张贴海报超过140处,发放宣传资料500多份,全心全意地做好政策“宣传员”,在全镇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遏制耕地“非粮化”的氛围。

民意窗里倾听民声。在推进耕地保护工作中,走马镇人大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热线电话等多元渠道,深入进行民意调查,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确保耕地保护工作更加贴近实际、符合民意。镇各级人大代表会同镇村干部、“田长制”工作领导小组人员等逐一对有恢复潜力的耕地图斑逐一进行调查、核实地块附着物及权属等,并上门劝说和引导群众清掉耕地上的茶叶、果树,改种为玉米、黄豆等粮食作物,同时耐心向群众讲解国家政策和配套的处罚法规。此外,县级人大代表黄明照在民意调查中了解到上下佛两个小组的村民因水渠未修复导致粮食种植难以存活的困扰,马上将此事反馈到镇政府,现已将佛丁村上下佛水渠项目建设纳入2024年项目规划,为耕地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监督岗前解决民忧在推动耕地保护和整改恢复工作中,代表们充分发挥了履职监督的职能,全程督导流失耕地整改恢复工作。该镇每月定期召开田长制工作调度会议,由各村汇报耕地保护进展并排名,对进度滞后的村进行约谈督导,以凝聚起推进工作的强大合力。同时,代表们协同各村的“非粮化”专班,深入各村开展业务指导与检查,采取先易后难的工作策略。他们与镇村干部一起深入田间地头,通过“拉网式”摸排,户户核查,块块核实,详细登记分类地块面积、地力位置、复耕现状等情况,明确底数,清晰目标,实行动态台账管理,做到复耕一块销号一块。开展了监督检查6次,成功清理新增茶叶苗248亩,砍伐黄龙病果树180亩,恢复耕地种植粮食生产面积336亩,为加强耕地保护、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