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人大代表之家”建设 搭建代表履职新平台
为进一步提升人大代表履职尽责的能力,充分发挥代表监督职能,增强人大代表与选民的交流,昭平镇人大三举措强化村级“人大代表之家”建设,为代表依法履职搭建了新的平台,促进了代表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加强对村级“人大代表之家”建设的组织领导,该镇成立了以人大主席为组长的“人大代表之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明确创建“人大代表之家”工作的必要性,落实专职工作人员,充分发挥召集人和联络员的作用,确保了 “人大代表之家”创建工作高效有序推进。并将“人大代表之家”建设资金列入镇政府财政预算当中,在建设经费上提供支持,至今已完成4个行政村人大代表之家建设,2018年下半年再完成3个村级 “人大代表之家”建设,并争取按照要求实现村级 “人大代表之家”全覆盖。
加强管理,增强平台服务能力。一是严格按照建设质量要求,做到硬件设施齐全,活动场所配备了必要的办公、活动桌椅,用于日常办公和接待来访群众,配备了学习的书籍和资料,用于代表的日常学习,设立了代表信箱,方便代表与选民群众的沟通联系。二是建立了小组活动制度、代表小组学习制度、联系选民制度、接待选民制度等制度,实现了制度上墙,设立代表信息专栏,进一步增强了代表之家工作的透明度。三是严格落实“四簿”即代表档案登记簿、代表履职登记簿、群众来信来记登记簿、代表为民办实事好事登记簿等台账填写,“人大代表之家”开展的有关活动都有详细的文字材料记录,真正做到了痕迹管理,有据可查。
依托平台,促进代表履职。一是利用代表之家,开展集中培训。认真组织代表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学习党的在农村的重大方针政策,学习人大业务知识,传达上级人代会精神,进一步提高了人大代表的法律水平、政策水平和履职能力。二是利用代表之家,促进代表交流。充分利用代表之家,组织各级人大代表上下联动,相互交流联系走访选民、帮困扶贫、宜居乡村建设,收集讨论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促进了全镇人大代表之间的交流。三是利用代表之家,收集村情民意。制订了村级“人大代表轮流接待日”制度,组织每名代表,每月轮流在代表之家接待选民,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直接受理选民的诉求,使村情民意得到及时掌握,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办理代表的建议,并向选民反馈,使人大代表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真正成为了代表学习培训基地、活动服务平台、联络代表场所、履职监督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