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平人大:三年持续监督 还桂江河畅水清


“全县19艘餐饮船舶已于2023年3月31日全部撤离江面,转为上岸经营,比原定计划提前半年时间完成。至此,盘踞在昭平县辖区桂江流域河道长达15年的餐饮船餐厨污水、生活垃圾直排污染江河的一系列问题得到彻底解决。”近日,在贺州市昭平县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主任会议上,县人民政府就桂江流域餐饮船舶清理整治工作情况作以上报告。

紧盯桂江污染顽疾 持续跟踪促整治

  桂江是昭平县第一大河流,在昭平县境内自北向南蜿蜒100多公里,2021年3月,国家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全国水质前30名排行榜中,桂江流域名列前茅。然而,大约从2008年起,一些渔民以食用野生江河鱼为卖点,逐渐集聚在县城、文竹镇、马江镇等多个水域开展水上餐饮经营服务,且呈愈演愈烈、逐年加重的态势。部分餐饮船舶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油污废水,餐厨、生活垃圾直排入桂江,对桂江水体造成了严重污染,危害了桂江水质和居民饮用水安全。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落地落实,昭平县人大常委会自2021年3月以来连续三年对该县辖区桂江餐饮船舶治理工作持续开展了跟踪督办工作,督促政府部门启动餐饮船舶专项整治行动,保护昭平县辖区桂江水域水生态环境安全。

完善协同治理方案 共护一泓桂江水

  餐饮船舶管理涉及多个部门,餐厨垃圾、油烟排放、食品安全经营许可、消防安全、河道行洪和排洪等工作涉及多个相关职能部门管理。为完善协同治理机制,2021年起,昭平县人大常委会多次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到先进地区学习整治工作成效,并听取多方意见建议,督促县人民政府成立餐饮船舶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制定详尽的整治工作方案和实施细案,明确职责分工、整治时间表、方法步骤、整治的具体措施、部门责任、补偿标准和安置办法等,一场整治活动持续有序推进。

推动建立长效机制 巩固成果惠民生

  餐饮船舶专项整治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建立长期有效工作机制。昭平县人大常委会多次组织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深入到整治工作一线,尤其是桂江沿线的乡镇、村街和农户做好政策宣传和解释工作,争取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并广泛听取社会上的各种反映和呼声,为整治工作疏通了社情民意与政府沟通的渠道。督促政府各职能部门加强配合,及时制定系列措施,为餐饮船主上岸经营办理相关手续开通绿色通道,帮助其在岸上尽快恢复经营生产。随着第一家“船上人家”船主肖老板主动签字同意上岸经营,其他船主们也纷纷签字同意拖移拆解各自餐饮船舶。

  “保护好青山绿水,让人民享有更多的生态福祉,是我们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我们始终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来抓,持续强化生态环境监督,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吴伟红表示,“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做好餐饮船舶清理整治后评估工作,不断建立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持续做好桂江水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工作。”